消息訊息
腎臟內科文章
羨慕異國旅遊? 練好5招 腹膜透析患者也能出國走透透
2023/3/6今年連假不少,加上疫情解封後,出國旅遊不再受限,對於腹膜透析患者來說,只要練好五招,也能盡情享受出國旅遊之樂! 一、 醫師先評估:腹膜透析患者若有意願出國旅遊,回診時先與主治醫師討論,若醫師評估適合,建議可自行攜帶藥水出國,並攜帶藥水替換轉接頭,同時請醫師開立中英文診斷說明書、藥水內容說明、切結書等,並將藥水放置在托運行李箱內,方便海關通關檢查。
糖友看過來!服用排糖藥卻停打胰島素 呼吸困難竟是酮酸中毒
2023/2/166歲陳先生患糖尿病,長期服用排糖藥及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,但日前他因牙痛、胃口不佳,自行停用胰島素,3天後出現呼吸喘促的情形,抽血發現為酮酸中毒,追溯患者過去幾週身體變化及用藥習慣,發現原來是服用排糖藥又同時停用胰島素所致,所幸住院恢復施打胰島素,呼吸回復穩定後順利出院。
7旬勇腳伯尿中帶血 竟是膀胱癌作祟!
2023/1/1271歲許伯伯喜歡爬山、健走,自認很「勇腳」,但他最近發現尿中有血塊,連忙安排尿液檢查,發現尿液紅血球數量嚴重偏高,腎臟超音波也查出膀胱壁上凸起一顆約2公分大腫瘤,經電腦斷層檢查及尿液細胞學等檢查後確診為膀胱癌,所幸發現得早,轉介泌尿科醫師手術刮除後,讓他又可四處走透透。
翁洗腎血壓直直掉 改腹膜透析終結透析中低血壓
2022/12/669歲張伯伯長期洗腎,也有肝硬化,但每次洗腎時,都發現洗腎第一個小時內嚴重低血壓,導致常常中斷透析,最後使尿毒素清除率與脫水量不足,後改為洗腹膜透析後,才順利控制毒素和水份,透析中低血壓也不再發生了。
洗腎患者誤抓動靜脈廔管 醫:廔管裸露恐增感染風險
2022/11/2465歲許先生有高血壓且長年洗腎,因洗腎前左手打針處引起紅腫,許先生抓個不停,竟導致人工動靜脈廔管裸露,必須置放希克式導管,才能繼續洗血液透析,動靜脈廔管可謂腎友的第二命脈,必須好好保養,以免有生命危險。
【感謝函】病人洪OO家屬感謝陳虹志醫師與血液透析室每位醫護的照護
2022/11/23退伍蛙人患多囊腎 「腎臟腫成三倍大」 提早篩檢與用藥預防洗腎
2022/11/9台中48歲張男從蛙人部隊退伍後十分注重養生,但近來腹部卻明顯隆起,日前更因腰痛、高燒、血尿及血壓高掛急診,檢查後除蛋白尿指數偏高,腎臟超音波影像更意外發現腎臟腫成三倍大,外觀宛如「一整串葡萄」,確診為多囊腎作祟,所幸投藥後症狀大幅緩解,醫師呼籲及早篩檢,避免步上洗腎之途。
糖友不忌口 大吃大喝引發高血糖危象 頭暈、肢體無力陷險境
2022/11/560歲黃伯伯患有糖尿病,日前因嘴饞連續多天大吃大喝,出現頭暈、身體右側無力倒臥家中,家人發現後送醫,檢查後雖排除腦中風,但血糖值、血液滲透壓竟雙雙爆表,確診為「高滲透壓高血糖症」(HHS),立刻緊急注射大量點滴及足夠胰島素治療,患者血糖才恢復正常,症狀也好轉。
洗腎洗一半,火警、地震怎麼辦? 腎臟科醫師警告:千萬別拔針
2022/10/19近來地震頻傳,腎友們憂心洗腎遇到天搖地動該如何應變,病友也關心萬一遇到火警,應如何逃生?腎臟科醫師提醒,洗腎當下千萬不可自行拔針,以免造成生命危險,血液透析患者可依護理人員指示,鎖緊血液迴路管的管夾,腹膜透析患者則盡快停止機器運作,之後盡快疏散至安全處以暫時度過難關。
迎來旅遊旺季 做好保護措施 腹膜透析患者也能健康享樂
2022/10/16台中63歲林先生平日的愛好就是泡湯、旅遊,2年多前從公部門退休後,原本想帶老婆四處遊玩,不料退休前醫師告知罹患慢性腎衰竭需洗腎,因為不想被時間約束,所以選擇腹膜透析(俗稱「洗肚子」),確實讓他感受到極為便利,但因不幸碰上疫情,旅遊規劃始終難以成行,所幸國內逐漸解封,日前頻頻詢問:「我可以泡湯嗎?」、「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出口碰到水嗎?」